有氧運動沒效果?有氧運動是否有效的3個指標!關於有氧訓練強度

你的有氧運動沒效果?有氧運動是否有效的3個指標!關於有氧訓練強度

Last Updated on

你喜歡做有氧運動嗎?奶油嬸不是很喜歡做有氧運動,因為很累很喘並且又臭又長><
但有氧運動其實也有很多好處,所以若能在你的日常運動裡安排一些有氧運動的訓練會更好。

那麼,有氧運動該怎麼做才有效?每日走10,000步是怎樣的10,000步有什麼影響嗎?
快走要多快?慢跑可以跑多慢?跑多久?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呢?這就牽涉到訓練強度的問題,讓我們來看看可以怎樣衡量有氧的訓練強度吧!

有氧的訓練強度是什麼

有氧的訓練強度跟你的訓練目標有關,一般來說訓練強度和訓練量(此處指訓練時間)是呈現反比的關係。

也就是如果你的訓練強度越高,需要和能進行的訓練時間就越短;訓練強度越低,需要和能進行的訓練時間就越長。

了解你的有氧訓練強度會更有助於達到訓練目標。

 為什麼訓練強度很重要

如果你覺得自己經常在做有氧運動,怎麼好像沒什麼減脂效果,除了需要檢視飲食,肌肉量太少、睡眠和壓力等因素之外,
另一個要檢視的就是有氧運動的強度及時間是否足夠。

例如有人可能到公園散步兩小時或逛街走走停停一整天,就覺得自己運動量很大了,但其實這些都是幻覺啦!
如果沒有仔細檢視的話,很可能這樣的運動強度根本是不夠的。

逛街散步

有氧運動的強度指標

我們有3個指標可以用來監控檢測有氧訓練的強度。
分別是:

心率(Heart Rate;HR)

心率:指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(bpm)
安靜心率平均值大約落在60-100bpm,這個數值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,例如年齡、性別(成年女性>成年男性)、壓力、情緒、是否有抽菸習慣、姿勢(站姿>躺臥姿)等。

由於心率是一個容易控制及方便測量的指標,所以最常被使用來描述運動強度。
市面上有許多簡單的穿戴裝置可以測量,所以這個指標很適合大眾用來衡量自己的有氧訓練強度是否足夠。

或者乾脆使用更簡單直觀的方法,不需要任何額外工具,只需要測量10秒內的脈搏,然後將這個數字乘上6;或者測量20秒的脈搏,然後將這個數字乘以3,以此類推,你可以自由選擇方便的秒數進行測量,然後很容易的就可以估算出1分鐘的心跳數了。

此外,若想量測脈搏的話,建議是以橈動脈的脈博為主會比較準確,因為測量頸動脈脈搏的話,可能會有刺激迷走神經而抑制心率的問題發生。

最大攝氧量VO2max的百分比或儲備值

最大攝氧量(VO2max)的百分比或儲備值:定義是指一個人的每公斤體重在每分鐘的最大耗氧量
一般人並沒有辦法很容易的在生活中自行檢測出攝氧量,攝氧量的衡量須有特定的實驗室儀器才能進行。

自我感覺量表(RPE)

由瑞典生理學家Gunnar Borg發展出的自我感覺量表也是一個很簡單就可以衡量強度的方式,這邊介紹兩種刻度表。
一種使用6-20,另一種使用1-10,但無論如何,表示的都是你運動時的主觀努力或盡力的程度,分數越低表示強度越低。

例如6-20刻度表中的6表示非常輕鬆,根本不需要努力;而分數越高則表示強度越大,例如1-10的10表示最大的努力程度,大約會是「OMG!我真的要掛了!」一秒都沒有辦法再繼續運動下去的感覺。

那以中等強度運動來說的話呢,則大約是落在6-20表刻度的12-14間,以及1-10刻度表的4-6。

RPE 自覺量表 Scale 1-10
RPE 自覺量表 Scale 1-10

有氧的強度要多少

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會(ACSM)提供的建議。
有氧訓練強度範圍:心率儲備值(HRR)的40%-85%和最大心率(HRmax)的50%-90%。
這其實是個很大的範圍,因為訓練強度需要依照每個人的體能狀況而定,如果是體能不佳的人,建議先從低強度開始訓練

訓練時間(訓練量)

大約20-60分鐘是一個不錯的範圍,時間太長或太短都會使效率沒那麼好;或者也可試試另一個方式,一次運動持續10分鐘,累計30分鐘以上。

訓練強度

訓練強度的部分呢,美國運動醫學學會(ACSM)建議,

中等強度40-60%最大攝氧量(VO2max),每周進行5天
高強度 >60%最大攝氧量(VO2max),每周進行3天
中-高強度,每周3-5天
低-中強度,每周5-7天

大家可參照下表估算自己所需的運動強度心率,當然並沒有一定都要照著數字走,實際情況還是可以依個人需要、生活習慣及時間安排來決定的哦!

有氧強度對應最大心率百分比
有氧強度對應最大心率百分比

一般來說,進行低強度,長時間有氧的方式,有利於控制體重和增加肌耐力,大家所熟知的高強度間歇(HIIT)也是減脂和訓練心肺很好的方式,只是若你沒有什麼健身經驗和運動習慣,嬸覺得並不太適合一開始就直接做HIIT來減脂。

來算算你需要多少訓練強度

測量運動時的心率是最方便、能夠快速得知訓練強度的方式,於是為了估算自己運動時需要達到多少心率才是應有的訓練強度,首先我們需要獲得最大心率的預估值。

有許多學者提供了不同公式估算最大心率,很多人常使用的公式(220-年齡)便是其中一個預估方式,優點是計算上相當簡單,但用這個方法估算出來的數值,對於年齡較大的人來說就不是那麼準確了,估算最大心率的(220-年齡)這個公式會更適合年輕族群使用,因此對於年齡較大的人,我們可以使用更為精確的公式:206.9-(0.67x年齡)

得到最大心率的預估值後,將該數值乘以預期的訓練強度百分比,就可以知道應該要達到多少心率值了。

舉例:
45歲的奶油嬸,想要進行60%強度有氧運動,他應該在有氧運動中達到多少的心率值,才代表達到了60%的運動強度呢?

奶油嬸的最大心率 = 206.9-(0.67x年齡)= 176.75
因此適合奶油嬸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目標心率應為 = 176.75 x 60% = 106.05
所以奶油嬸可以在做有氧運動時,使用心率帶等穿戴裝置測量自己每分鐘的心跳是否達到了106下。

測定有氧訓練強度的工具

拜高科技所賜,有許多心率穿戴裝置可以選擇使用,例如:

【GARMIN】vivosmart 4 健康心率手環
【GARMIN】vivosmart 4 健康心率手環
去momo看看
【AFAMIC 艾法】S3-PRO彩色遙控自拍心率GPS運動手環 運動手錶 防盜智慧手錶
【AFAMIC 艾法】S3-PRO彩色遙控自拍心率GPS運動手環 運動手錶 防盜智慧手錶
去momo看看
【U-ta】W8女神同行心率智彗手環(升級彩屏款)
【U-ta】W8女神同行心率智彗手環(升級彩屏款)
去momo看看
【GOLiFE】Care-X HR 智慧悠遊心率手環
【GOLiFE】Care-X HR 智慧悠遊心率手環
去momo看看

結論

看完以上,你是否了解有氧訓練強度的判定呢?是不是非常簡單~
在運動中時時監控心率是一個很好的方式,避免無效又浪費時間的運動。

如果你以前沒有運動習慣,想要開始培養運動習慣,從低強度有氧開始做起會是一個好選擇,在確認達到目標強度的情況下,每次持續進行至少20分鐘以上。不一定要逼迫自己馬上開始一周做4-5天運動,一方面是因為以前沒有運動習慣的話,突如其來的大量運動會讓身體無法適應跟恢復,一開始衝得太快,也會讓你往後更容易在面臨挫折時就放棄。

比起快速達到目標,我們更要注重的是培養長久的運動習慣。每周有了運動習慣後,再嘗試增加運動頻率,1天增加為2天。再過一陣子後,覺得體能狀況變好了,可以嘗試增加訓練強度及訓練天數。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